第(1/3)页
许志玉这边,带着装载有油桶的这些船,往海中去了,经过一番赶路,在某处平静的海域,与等候在此的一个船队汇合。
这些船,是近海的货船渔船,比脚下这些没有舱室的筏船要大上几分,最主要的,这是正经海船,至少在渤海,多数海况下都能出海航行,而非在岸边打转。
这也是他们提前联系的,并非本地的船,而是自山东而来,许志玉上船,同做主的人沟通几句,让他们按约定,呆船舱内不准露面。
之后,他便让人将筏船上的油桶转移,之前他找去搬油桶的那些人都随同过来了,人手不缺。
走私之类的事情,在这边也算司空见惯,这些人哪怕觉得不是正经生意,但腰间不时露出的枪把,还是让他们老实干活。
速度不慢,毕竟只是从一条船搬到另一条船放好,绝大多数是空油桶,一人便能轻松搬起,哪怕还剩一点油的也没多重,之前两个人抬,只是许志玉特意吩咐,还让他们装出吃力的模样。
稍麻烦一点的,便是船只有点摇晃,不过油桶落水也不会沉,捞回来便是,所以没用多少时间,东西便转移完了。
许志玉没有拖欠钱款之类,果断结清尾款,干活的工人,还多结了点工钱当封口费,让他们回去不要胡乱瞎咧咧。
另一边,宋金维接替许志玉的指挥,带着运载小桶油料及汽配件这些的船,沿着海岸行驶了不短时间,来到一片荒滩。
说荒滩也不太正常,周围有不少窝棚之类,地面痕迹,也不似无人之地,也确实如此,这是沿海渔民晾晒鱼网、所捕海货的地方。
不过现在,多数渔民基本都结束了捕捞工作,活动也转向渔港渔村这类地方,这时节渔获较少,且天气原因,鲜度能保持,无需第一时间进行腌制晾晒处理。
而这地方,无遮无挡,海风还呼呼的吹,他们对此又没有什么不得已的需求,自然不再过来,而这地方比较偏,这个时间平常没什么人会来,于是便被选中。
不过,窝棚内是有人的,是他们提前找来干活的,通过渔民搭建的简易栈桥上了岸,宋金维发出信号,很快便有人带了一堆人过来。
开始将船上的各类货品,通通卸到岸上,速度也很快,一个是距离要短,搬到岸上堆放即可,另一个是人手更多,同时无需像之前多番防备。
还有单体重量较大,且外形不利于搬运的物件,装船时,便已单独放在一条船上,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卸货,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往内混入的船。
卸完货,不论船还是人,都结清款项打发走,确认人已离开,才让运大件那条船驶离,没多久,另一条接应船便驶来了。
基地船停在数里外,需要这两条船,迅速将货物摆渡回基地船,基地船要高度保密,不宜让外人知晓,甚至可能有这么一条船存在的讯息,都不宜与他们联系在一块。
一者,一旦这讯息传出,日本人大概率会怀疑起他们的身份,二者,这是他们的秘密后勤基地,而日本人在水面上的实力太强,一旦暴露,几乎不大可能有侥幸躲过的可能,不让人知道有它存在,才是最优解。
这次,轮到他们自己干活了,好在基地船上也分出点人手帮忙,装货速度也不算慢,没多久,便装满一船运了回去。
等再回来时,是接应船牵引拖拽着另一条船一道的,这次连搬两船,把众人累够呛,好在中间能歇上一会儿。
不过接应船是开足马力跑的,而且船上有不少设备这些,可以辅助快速装卸货,所以众人也没闲上多大一会儿。
又装了两趟,将最后两个轮胎搬上船,宋金维直接一屁股坐在船板上,速度快的另一原因,是全凭他们又快又猛的以全速装卸,这非常耗体力,他也被累够呛。
随船来到基地船,舱门口,是吊机、牵引机、推车等等这些组合上阵,钢桥往小船上一搭,推来推车装上货后,挂上牵引绳的钩子,直接拖拽进船,人只用控制下方向即可。
若是比较沉的货物,船顶上还有探出身的小吊机,可以辅助将货物吊起再装车,虽然依旧忙得脚不沾地,但却要省力太多。
见此,宋金维也不准备帮忙,累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大家配合得井井有条,他掺合进来,指不定是多添乱。
“宋哥,东西都卸完了,便先去跟许队汇合?东西我们路上再慢慢清点入舱?”
第(1/3)页